竞彩足球胜平负多措并举助力秋粮丰产丰收
服务到一线 助农保秋收
9月12日,市农机推广中心、襄州区农业农村局和中石油襄阳分公司联合开展“助农保秋收”活动,一行人来到古驿镇佳富天宇农机专业合作社和鄂襄豪森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机收减损技术、农用柴油、配套保障服务送到秋收一线。
竞彩足球胜平负是粮食大市,粮食总产稳定在90亿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61%,其中主粮作物水稻、小麦机收率已达99%以上。市农机推广中心主任王洪波算了一笔账,竞彩足球胜平负粮食作物机收损失率每降低1%,可实现粮食增收9000万斤左右。
中石油襄阳分公司竞彩足球胜平负69个加油站为秋收作业农机提供加油打折优惠和站点保障服务,对作业机具多、服务面积大的合作社可实行送油上门服务。
市农机推广中心组织县、乡农机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机收损失率监测,“三级联动”抓减损、保秋收。
老河口市张集镇高湾村春耕家庭农场的400余亩玉米采用宽行和窄行交替布局的模式种植。宽窄行种植模式可促进玉米光合作用,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但由于行距宽窄不一,大部分玉米专业收获机难以对行收获、损失率较大。市农机推广中心联合老河口市农机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对存量机具实施本地化适配改装,降低损失率。经过现场监测,玉米机收损失率在2%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4%。
下一步,竞彩足球胜平负各级农机部门将组织农机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秋粮作物机收减损技术,“多级联动、多部门协同”抓减损、保秋收,力争今年竞彩足球胜平负秋粮作物机收损失率再降0.05%以上,水稻、玉米机收损失率分别控制在1.9%、3.4%以内,确保秋粮绿色增产、稳稳归仓。
市植保站田间地头战鼠害
为保障粮食仓储安全,日前,市植保站组织技术团队深入樊城区田间地头,开展农田鼠害专项调查行动。
技术人员采用夹捕法,在玉米、水稻等大规模连片田块布设捕鼠器械,调查捕获鼠体的年龄、雌雄比例,掌握该地区鼠情发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当前樊城区整体鼠害发生程度为轻发生(1级),雌雄占比为33%,已进入繁殖期末期。主要危害鼠种为褐家鼠,此类鼠种啃食粮食饲料,其排泄物也会对粮食饲料造成污染,存在传播疾病的隐患。
结合调查结果,技术人员同步开设“田间课堂”,向农户演示捕鼠器械安装使用与简易毒饵站制作方法。“以前看着老鼠咬断玉米秆逮不到,现在学会了毒饵站的制作方法,简便又安全,明年一定要在地里多设置一些毒饵站点。”种植大户李拥军说。
针对公众关心的鼠药残留问题,市植保站重点推广“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综合技术。重点引导种植户通过清理田边杂草、硬化田埂、在鼠类易活动区域布设捕鼠器具等方法治理田间鼠害,实现高灭鼠率且无化学残留。“当前我们在樊城区、襄州区、枣阳市设置了农区鼠情普查工作点,未来将进一步在各县区试点,逐步建立鼠情监测预警网络,保障竞彩足球胜平负粮食生产。”市植保站站长白桂萍表示。
襄城: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连日来,面对不利的阴雨天气,襄城区多措并举,积极做好水稻的收获、晾晒、烘干、收购等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9月14日,记者来到襄城区卧龙镇,该镇53000亩水稻正在抓紧抢收,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刚刚收割下来的新鲜稻子迅速被打包、装车,送入附近粮食烘干中心等待烘干。
“截至目前,镇上已建成两处大型粮食烘干中心。冒着湿气的稻谷经烘干后,就能收入粮仓待售了。”卧龙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高雄文介绍,卧龙镇借助粮食烘干设备,有效避免了阴雨天气新收稻谷无法及时处理而烂在家中的困境,提升了粮食储存安全性。
在投入大型粮食烘干设备的同时,今年,襄城区农业专业合作社还扩大了水稻“订单收购”业务,在各乡镇推广收购“湿稻”。该区种粮大户胡大兵说:“今年合作社以湿稻2.6元/公斤的保底价进行收购,我们不仅省了晾晒环节,种粮收益也更有保障,不用担心连阴雨天气的影响了。”据悉,襄城区玉皇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前与仙桃、湖南等地米厂签订了收购订单,让合作社3000多亩水稻从播种起就“不愁卖”。
9月以来,襄城区还积极组织流动收割机抢收水稻,发动党员志愿者进村助农晾晒秋粮,通过科技赋能和全方位农技服务保障全区约18.4万亩水稻稳产增收,助力种粮农户有个“好收成”。
襄州:优质新品种稻喜获丰收
9月14日,由襄州区农业农村局、襄州区财政局产业股等组成的专家组对龙王镇稻虾共作种植的优质稻和张家集引进的优质新品种稻进行了测产。当天,测产了两个优质稻品种实收产量分别为622.3公斤、565公斤,比去年产量略高,且签订有订单合同,以高于市场价进行收购,实现了稻米产业的增收增效。
金秋时节,襄州区处处稻浪飘香,穗粒饱满,呈现一派丰收景象。今年襄州区围绕大米加工企业需求,发展优质稻谷订单生产基地10万亩。测产过程中,农技人员严格按照水稻测产技术规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田块,通过实地测量、取样、脱粒、称重、水分测定、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整个过程公开、透明,确保了测产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近年来,襄州区因地制宜,重点从种植端发力,发展优质水稻,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做好稻米产业增效文章。推进区域优质稻米品牌建设,引导优质稻连片种植,推行工厂化育秧、统防统治,提高耕、种、收、烘等机械化作业能力。同时,依托粮食企业发展订单生产,实行单收、单储、单卖,加强产销衔接,促进水稻生产提质增效、节本增效和增产增效。
测产期间,农技人员同步开展了田间调查,详细记录各镇示范片水稻长势、栽插密度、稻穗性状、病虫害防控效果及抗倒伏能力等关键指标,综合评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场与种植主体、农户交流,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高产示范片创建的经验做法,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