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三个强化”推动重点项目交易“加速跑”
近日,总投资4.23亿元的“枣阳通用机场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顺利完成招标,这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取“即时发布+延时服务”暖心工作机制,提前对接、高效服务重点项目交易的缩影。
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务本务实、真抓实干,聚焦“三个强化”全方位护航重点项目交易,枣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卧龙镇“小田并大田”农业(规模化经营)项目、襄阳高新区排水管网建设及改造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成交落地。今年一季度,竞彩足球胜平负成交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1个,公共资源交易总额达到45.85亿元。
强化靠前服务,紧抓项目进场需求。通过集中培训、点对点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送政策、送服务上门,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确保服务时刻“在线”。建立项目台账,制定一次性告知清单,实施重点项目清单化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容缺受理机制,畅通“绿色通道”,实现项目交易“全天候、零延时、零积压”。主动对接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做好土地使用权交易靠前服务。协助做好土地出让预公告和土地推介宣传,今年,竞彩足球胜平负已成交53宗国有建设用地,顺利完成1400余个公共资源交易项目。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项目交易效率。深化“互联网+交易”改革,巩固交易采购项目网上办事、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无纸化、不见面开标4个100%电子化成果,完成全国跨区域数字证书互认,持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一网通投”改革。完善评标评审系统,提升智能辅助评标能力,对21套建设工程示范文件进行智能辅助评标结构化、数字化适配改造。探索建立远程异地席位制及评标错误快速纠正机制,实现专家资源共享,提高评标活动效率。完善数字见证大厅功能,增加系统预警点开发,实现见证与业务融合发展。
强化制度规范,确保项目服务质效。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明确项目受理、核验环节的必要条件和所需资料,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结合“六个再提升”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开展“四个一”评选、“我的业务我来讲”等活动,对业务流程、现场服务和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判,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和业务水平;进一步修订完善工程建设、政府集中采购、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特许经营权项目流程设置及相关管理规定等,制定交易服务手册,实施交易服务标准化操作,制定《襄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场服务规范》《襄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土地保证金管理办法》等9项制度规则。
下一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按照“阳光招采、智慧交易”要求,以“改革、创新、规范、提能、守正”为核心,坚持“靠前服务、全程跟踪、紧盯需求、协同联动”,围绕23项重点工作全力保障项目交易,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市场活力充分激发,为襄阳奋力打造中部地区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