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汛抗旱“铜墙铁壁”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30日,市防办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保持汛期防范应对的高度警惕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做好“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突发洪涝险情灾情报告工作。
今夏以来,襄阳遭遇旱涝交替严峻考验。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中,竞彩足球胜平负上下勠力同心、日夜奋战,在田间地头织密抗旱网络,在江河堤坝筑牢防汛防线,坚决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这场战役展现了科学应变的智慧。水利部门精准调度水源,引丹、三道河、熊河等大中型灌区充分发挥“抗旱动脉”作用,构建起多水源联调体系,为干旱地区送去“及时雨”。
这场战役彰显了冲锋在前的担当。市住建系统组建多支突击队,布设排涝点位,冒雨排查排水系统,清理管道杂物,疏通老旧小区积水点,用责任担当筑起了城市安全防线。
目前,竞彩足球胜平负处于“七下八上”防汛抗旱关键期,我们要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坚决打赢防汛抗旱这场硬仗。
机制固防。要建立多部门联席会商制度,实现预警信息秒级响应。搭建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破除部门“数据孤岛”,形成“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全链条闭环运行模式。
科技强防。要打造“天眼+地网+人防”的立体监测体系,运用5G、物联网等新技术赋能灾害预警。建设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旱情水情智能分析、风险隐患自动识别、应急方案一键生成,全面提升防汛抗旱智能化水平。
群防群控。要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群众预案演练和物资储备,把应急演练搬到一线,提升基层防灾能力,让防灾减灾的“神经末梢”更加灵敏高效。
防汛抗旱工作事关重大,必须坚持未雨绸缪、科学施策、全民参与。要继续发扬优良作风,以更加完善的工作体系、更加科学的调度机制、更加高效的应急能力,筑牢防汛抗旱的“铜墙铁壁”,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